找到相关内容87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隋朝时期的佛经翻译

    高天奴、高和仁兄弟二人同传梵语,又增至十大德沙门僧休、法粲、法经、慧藏、洪遵、慧远、法纂、僧晖、明穆、昙延等,监掌译事,鉴定宗旨。沙门明穆、彦琮,重对梵本再审覆勘,整理文义。   《开元释教录》卷七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2641535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简谱

    十五圆满,大师每日开示,无锡二、三居士录音整理,求师鉴定,师就邓慧载记录笔削,并作《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序》。杨信芳女士梦观音菩萨示知印光大师为大势至菩萨化身。(《印光大师永思集》82页纪梦悼印光大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1841603.html
  • 《格萨尔王传》中的藏族原始宗教

    鉴定和研究,才能够确定这中间,究竟有多少应是属于原始宗教的遗存。在《格萨尔王传》中,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巫师的祈祷文和咒语。其中以占卜祈祷文最多,这里试举一例,以供同好者研究时参考。“嗉!居住上方吉祥色卡坛...

    周锡银、望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1841673.html
  • 《俄藏黑水城文献》之汉文佛教文献续考

    1032-1098)。其法号了元,字觉老。俗姓林,饶州(江西省)浮梁人。为云门宗僧,乃苏东坡之方外知交。逝后被赐号“佛印禅师”,故后人多称此赐号,而不称其本名。据《叙录》称,俄TK272被鉴定为宋写本,写...

    宗 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4041831.html
  • 三教论衡与唐代俗讲

      中国白话小说原出於佛教讲经。唐代佛教与俗讲之关系问题,前贤多有发明,如王国维《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》、向达《唐代俗讲考》、孙楷弟《唐代俗讲轨仪与其本之体裁》、傅芸子《俗讲新考》、周一良《读〈唐代俗讲考〉》,等等,已辑入周绍良、白化文先生编辑之《敦煌变文论文录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)内。所论俨若专家古生物鉴定,以化石之静态居於何种地质层,指陈斑斑,历数演进痕迹,嬗变源流,...

    胡小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2042491.html
  • 关于《坛经》的若干问题研究

    [3] 直至1997年4月,仍从北京图书馆所藏的敦煌遗书中鉴定出了一件《坛经》的残片,这同样引起了中日学者的很大兴趣。   综观现今存世的《坛经》本子,真可谓五花八门,令人眼花缭乱。日本学者石井修道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2042492.html
  • 命运与自由——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

    判断力和鉴定力,但难能可贵的是,他在其生命的晚年,发出了沉痛而真切的忏悔,他没有替自己辩解,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介书生而原谅自己犯下的过失。还有傅雷,一位几乎完美无缺的人,一个内心里只有文学和音乐的人,一个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4942527.html
  • 耕云先生:爱的人生(一)

    从来不离开‘仁爱’去谈什么生死。‘仁爱’是至高无上而且是独尊的,所以孔子也从不离开对‘仁’的笃信、力行而去谈论什么鬼神。  此外,对人格的鉴定,也以‘仁’作为衡量的尺度和标准(巧言令色,鲜矣仁!)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742877.html
  • 耕云先生:爱的人生(二)

    的生趣而自觉知,别人也不难从你的态度是否坦诚,行为是否磊落光明加以鉴定。  如果要想做一个坦诚、磊落、不忧、不惧的光明洒脱人,那个错误的、与‘爱’走相反的‘恨’的心念,那怕是一丝一毫也不能有,因为‘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842878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思考

    以为须到临终才能看出一生修为。而人生佛教的口号是:当下修行,当下解脱。修行成就不必非以死亡方式才能鉴定,也不必以升到他方净土为唯一的究竟。如果修行成就,娑婆世界便是净土。所以,佛教又有“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1243184.html